青春三下乡|寻踪古街商脉,VR唤醒百年非遗传
在“十四五”规划强调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当前科技发展浪潮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强劲态势。7月13日,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安源星火VR先锋”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科技创新的热忱,踏上了萍乡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土地。实践团以数字技术为笔,以古街文脉为恢弘画卷,在南正街的街巷间勾勒出一幅科技赋能文脉传承的崭新画卷,开启了一场探寻萍乡古街记忆、焕新非遗魅力的精彩征程。
科技赋能文脉传承:数字技术焕新萍乡古街记忆
实践团一行来到南正街,运用现代科技探寻古街的商业脉络。团队的调研范围广泛,实践队员手持VR全景相机,对众多独具萍乡特色的商铺与文化项目进行了细致的场景采集。这其中包括了零食店“花蝴蝶”、专门售卖萍乡特色辣条的“汤米辣”、文创店“萍乡好物”以及主打本地名菜的特色餐厅“莲花血鸭”。
除了聚焦商业店铺,实践团队还将目光投向了传统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员们运用专业的数字化设备,对这些珍贵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智能化记录,力求完整保留其文化精髓与艺术魅力。并深入采访了南正街物业中心,以了解街区的整体运营情况。这些数据不仅记录了传统店铺的经营模式,也为历史建筑进行了数字化存档,为未来实现古街的全面数字化保护与商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与商户的交流中,一位非遗小吃店主提到,当前客流以“文化打卡”的年轻人为主,店铺也正尝试开发文创雪糕等新产品以顺应市场趋势,其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食理念相结合,打造具有萍乡特色的文创产品。基于VR技术,实践团队成员现场演示了VR虚拟店铺的搭建方案,为老字号品牌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营销思路。
对话非遗匠心:光影技术,定格技艺传承瞬间
为深度记录非遗技艺,实践团专程拜访了省级非遗项目“湘东皮影戏”的传承人丁武。在工作室内,传承人现场展示了皮影戏制作的精湛技巧,团队则利用VR动捕设备,对皮影戏的工序与色彩运用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精准的数字化记录与采集,这些记录下的数据将被用于构建一个可交互的数字化工艺流程库。同时,团队还同步录制了名为《一凿一刻守匠心》的万企调研微视频,惠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展望未来:数字长卷,绘就萍乡传承新篇
实践团队期望凭借自身的智慧与行动,搭建起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坚固桥梁,持续发挥非遗文化优势,打通文化优势和科技发展的转化通道,推动萍乡传统文化与山水游、古村游、红色游、研学游等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图/朱涛 文/朱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